装配式建筑胶五个技术难点
外墙挂板或外墙构件拼接后会产生数量众多的接缝,不可避免的会遇到接缝防水处理的难题。在JGJ 1-201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中第5.3.4条规定:“预制外墙板的接缝及门窗洞口等防水薄弱部位宜采用材料防水和构造防水相结合的做法”。在某些地方标准中还有垂直缝“材料防水+结构防水”的做法,但无论是哪种设计做法,装配式建筑胶都是第一道防水措施,所以重视装配式建筑胶的科学选用。
主要存在五个技术难点:
1. 混凝土的粘结性
混凝土属于碱性材料,普通装配式建筑胶很难粘结;且混凝土表面疏松多孔,导致有效粘结面积减小,所以要求装配式建筑胶与混凝土要有足够强的粘结力;此外,在南方多雨的地区,还可能出现混凝土的反碱现象,会对建筑胶的粘结界面造成严重破坏。所以,混凝土的粘结性是选择装配式建筑用胶要考虑的第一要素。
2. 耐候性
装配式建筑外墙接缝常用作装饰面的分割缝,即胶缝作明缝处理,此时装配式建筑胶
需要长期经受阳光照射和雨水冲刷,所以密封胶需要良好的耐候性。密封胶的耐候性是由其分子结构决定的,主链键能越大则耐候性越好,其次是改性硅烷胶,而聚氨酯胶次,在户外使用易出现龟裂、粉化。
3. 可涂装性
当接缝因吊装安装误差大,建筑胶需要涂料覆盖时,建筑胶与涂料的相容性就尤为重要。硅酮胶由于其表面疏水疏油,致使涂料在其表面很难润湿,不能形成漆膜或造成涂料干燥后开裂、剥落。而改性硅烷胶和聚氨酯胶与涂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直接在其表面涂漆。
4. 耐污性
混凝土属于多孔性材料,容易被污染,故选择建筑胶时也要注重耐污性。普通硅酮胶因为增塑剂迁移渗透到材料孔隙中,会造成永远性渗透污染(无法清洗);同时,硅酮胶表面带有电荷,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经雨水冲刷后会在胶缝下侧形成垂流污染(可清洗)。
5. 抗位移能力
装配式建筑由于存在强风地震引起的层间位移、热胀冷缩引起的伸缩位移、干燥收缩引起的干缩位移和地基沉降引起的沉降位移等,对建筑胶的受力要求非常高。